电脑疯子技术论坛|电脑极客社区

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

已有 2747 人浏览分享

Facebook丑闻反思 | 大数据环境下的隐形黑手

[复制链接]
2747 0

作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社交应用,Facebook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20亿,因此一旦Facebook出现大
规模的数据问题,必定会引发轩然大波,尤其是在高度重视隐私问题的美国。5000万用户信息被第三方
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用于大数据分析,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、行为动态精准投放广告和资讯内容,
甚至被怀疑利用数据预测用户政治倾向,成为间接影响总统大选的隐形黑手。

20180321092105980.jpg

上一个被怀疑干扰美国总统大选的是俄罗斯,结果你也看到了,美国政府全面封杀卡巴斯基
软件服务。同时,偶尔的全球黑客攻击事件矛头也往往指向俄罗斯。

而Facebook这5000万用户数据是什么概念,接近Facebook美国活跃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,
美国选民人数的四分之一。更可怕的是,大数据分析之后美国民众究竟还剩下多少隐私?

20180321092106218.jpg

这份庞大数据的根源,则是由一位科学家Aleksandr Kogan开发的一个Facebook个人测试应用收集的。
当Facebook用户参加测试时,他们都会允许访问自己的数据,包括姓名、地点、年龄和性别等人口统计学信息,
还包括“点赞”历史,甚至一些Facebook好友的数据。

整件事情还在继续发酵,更多的内容被挖掘出来,但笔者觉得还是暂时讨论到这里吧,毕竟墙外的事情,
时刻关注也不过是一名吃瓜群众。而我们真正该反思的是,我们现在的处境与美国民众所所
担心出现的情形相比又相差多少呢?


大数据环境下智能推荐算法隐患

其实在这件事情爆发出来之前,笔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内容非常值得作为Facebook这件事的参考。
问题为《有没有以前很火,现在发现很危险的发明?》,几天前的一个回答发布后迅速获得了14K的赞同。
答主直接点明:智能推荐算法。这个的危险性远比很多人以为的大。其中有几个例子非常有意思:

某些人常浏览某圈帖子,刷几次客户端后,就容易误以为这圈子已经成了网络时代主流圈子了——事实上依旧小众;

某些人总看黑某女星的帖子,刷几次客户端后,就容易误以为这女星已经人人喊打全民公敌
就差贫病交加流落街头了——事实上她依旧数钱到手软;

某些人讨论了几次女权相关问题,刷几次客户端后,就容易误以为天下年轻男女都不想着过日
子净想着搞斗争了——事实上依旧是过日子的人多;

某些人工作不顺抱怨了几个职场白领的问题,刷几次客户端后,就容易误以为当前社会最
普遍的艰辛就是职场青年的苦恼——事实上跟没法被推送到你面前的人的艰辛比你那都不是事;

某些人没事聊几句皇汉蛮夷,刷几次客户端后,就容易误以为这时代怎么那么多汉奸走狗,
中华民族简直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——事实上真不是;

这其实是目前国内各大个性化资讯APP、社交应用、电商所采用的所谓“智能推荐算法”
或者“个性化推荐算法”,这也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导向之一。

20180321092106718.jpg

所谓的个性化推荐,大部分公司只道出了其好的一面,可以了解用户兴趣而推荐其想要看到的内容。
但也可能潜在意思是间接帮用户选择了他们将看到的内容,而屏蔽掉了其他的内容。
所以,很可能出现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况就是,当你长时间用几款APP之后,
每次打开你所看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,这就形成了你每天所了解的全球时事,
逐渐形成你所认知的世界。

结合我们实际生活,很多人喜欢看微博热搜榜,几乎每个上榜的热搜都会被数以万计的用户讨论,
可能有那么一瞬间,让你觉得微博热搜榜上的事件就是今天的头条。
但其实,微博能够给人展示的信息圈依然非常有限。

20180321092106946.jpg


如果再阴谋论一点的话,就如Facebook事件一样,Cambridge Analytica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用户数据,
对每个用户进行高度定制的内容推送,不知不觉中逐渐影响其对某些事件的认知,
甚至影响他们在总统大选中的投票。

这样一来,所谓的大数据、智能推荐算法甚至能够逐渐影响民众价值观,而这样用户根本无法察觉。

曾经有一个叫楚门的人,从小生活在桃源岛(其实是一个影视棚),看上去他的生活与常人无异,
但是他不知道的是,每一秒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对着他,而他所有接触到的人包括他的妻子、
朋友都是只是演员,但只有他一个人不知道。这就是20年前由Jim Carrey
主演的一部电影《楚门的世界》中的情节。

20180321092106852.jpg


影片《楚门的世界》

我们谁也不想生活在楚门的世界,所遇到的事、认识的人、看到的画面都只是某种算法想让我看到的部分,
而我们自己却以为是全部。当然,笔者希望这只是自己的杞人忧天。

国内社交平台可能也存在类似的信息安全隐患

放眼国内互联网现状、微博、微信、今日头条等,哪一个不是在社交或者资讯领域的“Facebook”,
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量,大数据应用已经深入到各大主流平台。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,
Facebook在管理用户数据上尚且出现如此大的纰漏,利用一个小小的测试类应用就能够获取大量用户真实信息。
而在国内的各大社交平台,依然充斥着各类情感测试、性格测试、投票等小应用,
这一类应用究竟能够获取多少信息,我们似乎并不清楚。

除此之外,还有越来越多的网站、APP纷纷接入微信、qq、微博登录,第三方应用也可以获取社交账号的用户名、
头像等信息。突然想起来一句话“当你接入互联网的那一刻,也许你的隐私就失控了”,让我们感受到害怕的不仅仅
是凶兽恶徒,那些我们无法看见、无法控制的一些东西同样能够让我们不安。

关注的Facebook事件的同时,我们更担心Facebook事件在国内悄悄上演。

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

关注

0

粉丝

9021

主题
精彩推荐
热门资讯
网友晒图
图文推荐

Powered by Pcgho! X3.4

© 2008-2022 Pcgho Inc.